羊绒产业是清河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梳绒、纺纱、针织、面料、服装一条龙生产体系。清河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经销集散地和全国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之誉,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羊绒纺织名城”等称号。全县拥有梳绒机2万多台,纺纱生产线70条、精纺纱锭5万锭、各类横机1.6万台、电脑横机500台,形成年生产各类羊绒制品3600万件、纺纱7000吨的生产能力,深加工在产业中的比重达60%以上。截至2010年,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河经济开发区批准入驻企业137家,总投资50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民营科技园区”和“中国羊绒民营科技示范园区”。投资10亿元的中国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成功运营,210余家商户入驻,市场对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今后,清河将按照“巩固分梳、壮大纺纱、做强制品”的发展要求,提升深加工水平,加快培育名企名牌,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年织衫4000万件、纺纱8000吨、织布900万米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
产业地位
经过三十年来的发展,清河已形成了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门类齐全的全球最大的羊绒及制品产、供、销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羊绒产业生产加工中心、羊绒制品批发和销售中心及羊绒信息和产品的开发中心。
全国最大的无毛绒加工销售基地
清河年加工经销各类无毛绒20000余吨,其中山羊绒5000吨,占全国总量的60%,世界总量的40%;绵羊绒1.3万多吨,占全国总量的90%。县内原绒交易点达60余个,交易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
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和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
全县有羊绒深加工规模企业200多家,针织横机16000台、电脑横机500台;年织衫3600万件、织布220万米。
截至2010年,全县共有羊绒纺纱生产线70条、精纺纱锭5万锭,年纺各类羊绒纱能力达7000多吨。
全国最大的羊绒制品网络销售基地
据淘宝网统计,清河已成为长江以北毛衫类商品电子商务最大交易地区,约占整个北方资金流量的20%以上。
24家企业跻身“中国羊绒行业百强”
在2010年11月由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与中国纺织报社主办首届“中国羊绒羊毛行业表彰先进”活动中,由于清河近几年羊绒产业深加工迅猛发展,羊绒企业规模和水平大幅度提升,各个奖项都有清河的企业、产品和个人。
河北宏业羊绒有限公司与清河县企业家创办的上海皮皮狗毛纺织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羊绒行业前十强”称号。兆君羊绒集团、河北中联公司、河北宇联集团、河北维力斯公司获得“中国羊绒行业前三十强”称号。清河县博伟特公司、河北昭友公司、河北大丰公司、河北三力公司等18家企业获得了“中国羊绒行业百强”称号;清河县博伟特公司的“华家那”、河北三力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的“雅宝斯蒂”与河北意达丰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的“傲马·云台”三个品牌的产品被评为“中国羊绒行业最具市场价值产品”。清河县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获得“中国羊绒羊毛行业表彰先进活动最佳组织奖”。 清河县人大副主任、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主任孙连岭获得了“中国羊绒行业十大领军人物”奖。清河县人大副主任、宇联集团董事长许长友获得了“中国羊绒行业十大杰出人物”奖。新时代公司董事长臧国良获得了“中国羊绒行业突出贡献人物”奖。
产业简史
初加工——产业崛起
70年代末,清河县杨二庄公社戴家屯村农民戴子禄用内蒙东胜绒毛厂的羊绒下脚料,在改造后的梳棉机上输出了山羊绒,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自此,羊绒产业被引入清河。杨二庄社办企业在参加过国家精梳试验的工程师杨万顺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梳棉机的初步改造安装。后来,生产原料又由下脚料拓展到内蒙原绒,加工出价值较高的长绒。
分梳羊绒自1978年春夏之交戴屯村六、八队开头,而后传向杨二庄社办企业、杨二庄村、杨二庄境内其他村,1980年初又由杨二庄传入黄金庄公社和其它村。王化庄村的庄荣昌,先与县砖厂(利用其场地)合营,后自己独立出来,征地建厂,建成全县第一个分梳羊绒的私营企业。
1983年,王化庄农民庄荣昌与美国大杰士公司签订了出口合同,清河山羊绒第一次打入国际市场。此后,清河专门从事羊绒购销的人员先后同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外贸部门挂钩,使产品远销日本、英国、瑞士、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等国家和地区。1986年后,牦牛绒、驼绒、兔绒加工业相继在清河兴起。